曾经一篇名为《白岩松:任何单位,到了强调考勤、打卡时,一定是走下坡路的时候》的文章很火,文中写到一个“白氏理论”: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等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因为一个走上坡路的单位,人人不待扬鞭自奋蹄。或许员工10点才来上班,并没有赶在8点打卡,却自觉干到第二天凌晨3点,不需要监督和催促。
我们也遗憾的看到,某些彪炳着要“改变企业办公信息化市场格局“的云服务厂商,竟然推出各种把员工看管得如囚笼之鸟的各类考勤、打卡应用,某个号称全国用户过亿的厂商更是变本加厉的推出了各类考勤硬件与云端业务相配套。这种单纯为企业提供属于过去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的管理手段的厂商,显然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这是厂商主导下的一种服务水准的倒退。
我们也遗憾的看到,某些彪炳着要“改变企业办公信息化市场格局“的云服务厂商,竟然推出各种把员工看管得如囚笼之鸟的各类考勤、打卡应用,某个号称全国用户过亿的厂商更是变本加厉的推出了各类考勤硬件与云端业务相配套。这种单纯为企业提供属于过去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的管理手段的厂商,显然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这是厂商主导下的一种服务水准的倒退。

一个有职业道德的员工绝不会因为公司要求打卡或不打卡,而懈怠了工作,相反没有太多条条框框束缚的宽松工作环境,却给了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做任何事情都应“以终为始”,我们在管理和考核员工之前一定要想明白我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比如:对一个设计策划人员,我们要的是创意;对一个销售人员,我们要的是产品销售的业绩,而不是上下班是否忘记打卡。管理是一门艺术,如果我们把管理只盯在上下班打卡上,而忽略了其他,那我们的管理人员就可以不要了,因为打卡的事儿,机器就能胜任,而且比人会做的更加准确、公平、公正。
让我们回到最初。公司招聘那么多员工,难道就是为了让他们每天上下班打卡而来的吗?一个每天一上班就惦记着下班打卡的员工能是一个好员工吗?有人问:如此来说公司就不需要制度了,愿来就来,愿走就走吗?总之,即使是真正的弹性考勤,比如9点或者10点上班的,也需要严格考勤制度,实行朝九晚五或者朝十晚六,并且实行值班或者是人员工作备份制度,确保在工作时间内的客户回复能够及时处理。有了严格的纪律,团队才有凝聚力,才能发挥1+1大于2的作用,否则公司如一盘散沙,与个体户有何区别?纪律会赋予组织超能的发挥。个体也只有在严格记录的团队中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相关信息:
不合理,休息时间办私事也被手机定位考勤实时追踪
相关信息:
不合理,休息时间办私事也被手机定位考勤实时追踪
考勤管理的细节
高校要求学生上课刷卡考勤,合理吗?
关于考勤,你该知道的那些事儿